欣賞台灣碗盤藝術,感受生活美學。―台灣碗盤博物館
欣賞台灣碗盤藝術,感受生活美學。
―台灣碗盤博物館
傳統的手繪魚盤,是古早有錢人的象徵(台灣碗盤博物館提供) |
經過王公廟,沿著二結圳往上游漫步,遠遠的就可以看到「台灣碗盤博物館」七大字出現在博物館外牆。走進博物館,迎接大家的是放大百倍的魚仔盤,看到過去在許多聚餐宴客的餐桌上常見的魚仔盤,親切感油然而生。
簡楊同館長是二結長大的子弟,退伍後,在工作之餘,開始台灣陶瓷和碗盤的收藏與研究。館長認為收藏文物可以豐富生活,透過文物欣賞,觀察當時的社會文化,可以感受、想像當時的生活樣貌,和我們現代的生活連結起來,交融其中樂趣無窮。台灣碗盤特色鮮明,手繪花鳥魚蝦、椰樹海景,或是福祿壽喜等吉祥字樣,可以欣賞經典的釉下彩與精彩的胭脂紅等各式釉料變化,有些刻字補釘反映當時有趣的生活文化,箇中學問多元豐富。館長說:「碗盤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。」
博物館成立後,入館參觀的一般鄉親民眾,總會邊觀展邊回憶起自己的碗盤故事。有些參訪者是陶瓷工廠的經營者、生產者或工藝師,看到自己曾經參與製作的碗盤,忍不住回想起製作碗盤的工作歷程。還有學者來訪,在這裡觀覽台灣碗盤的特色裝飾後,找到豐富的研究能量。
由於館長本身長期投入社區營造工作,因此除了館內的展示之外,博物館也走進社區,邀請民眾帶著碗盤,一起在廟口訴說自己與碗盤的生活故事。並與員山結頭份社區一起唸歌仔演戲,結合台灣碗盤、宜蘭傳統辦桌和本地歌仔,呈現台灣傳統歌本「十二碗菜歌」的橋段,感受當時的台灣社會文化。台灣碗盤博物館歡迎大家光臨,感受在地生活美學。
留言
張貼留言